繁體中文
纠错建议 | 阅读记录

第八十章 母子

Word模式

上班族必备
热门推荐:加载中...
宽度: 字体: 背景:
    许世彦记得,上辈子老四娶了媳妇后,始终是跟吴家那边亲近。

    许世德调到大营,吴家也跟着搬了过去。

    后来许世德去西岗上班,吴家二闺女也嫁到了西岗。

    许世德对丈母娘家的事情都格外上心,对小姨子小舅子也是特别照顾,吴家上下对许世德都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唯独就是跟许家不亲近,一年到头回来看老太太两回。

    六月初六老太太生日,以及大年初二,其余的时候,根本就见不着人。

    “妈,事情都已经这样了,往好处想吧。

    吴家也就是有点儿小心思想占便宜,其他方面也未必就坏到什么程度。

    反正老四结了婚也不在家住,您眼不见心不烦呗。”

    孩子都有了,马上要订婚结婚,现在说啥都晚了。索性什么也别说,免得母亲难受。

    周桂兰叹了口气,是啊,已经到这个地步了,后悔也没用。

    儿子一心喜欢吴秋燕,她这个当母亲的能咋办?

    以前都没给俩人拆散了,如今吴家闺女肚子里有了娃,她要是再愣给搅和黄亲事,那可就是害了俩人。

    作孽啊,周桂兰做不出这样的事来。

    “不提了,你这出去一天,都干啥去了?”周桂兰不愿意再提吴家那些闹心事儿,换了个话题。

    “哦,我去了趟松江河,然后又去了抚松。之前在山上划拉不少皮张啥的,卖了好准备过年。”

    许世彦没说去东岗找周长和父子的事,暂时还不能说,先瞒着吧。

    “对了,我还淘登着一些票呢,等会儿啊。”

    这一天忙忙活活的,都没来得及看看郭守业给了他什么票。

    许世彦急忙从兜里掏出那一叠票,仔细分辨。

    “哎呀,不少呢,布票、糖票、全国粮票,这张是工业票,缝纫机的。”

    许世彦也没想到,郭守业给他的票里头,竟然还有一张缝纫机票,这玩意儿可是紧俏货,一般人弄不着。

    “妈,这些票你看看家里能用上哪些,你就拿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许世彦将那些票一股脑儿放到母亲跟前,由着母亲挑。

    周桂兰摇摇头,将那些票一张一张捋好了又递给许世彦。

    “家里啥都不缺,不用买。你留着吧,瑛子来年开春就要生孩子了,这些你们都能用得上。”

    周桂兰不是那种啥都往自己手里划拉的老太太,在她看来,儿子儿媳过好了,比啥都强。

    许家人口多,这些她拿回去也不起多大作用,反倒会惹得媳妇们眼热,再闹矛盾。

    老妈不要,许世彦也没硬塞,只点点头,把那一叠票递给了苏安瑛。

    “咱妈不要,你就先放起来,得空了咱们去买点儿东西。”

    糖票可以买红糖,给苏安瑛坐月子,布票更不用说,谁家都有用。

    小娃出生,总得做个包被,做两件衣裳吧?

    坐下说了这会儿话,许世彦身上的凉气也散了,苏安瑛这才端上来饭,让许世彦吃。

    周桂兰见着儿子平安,也就放心了,“行了,你先吃饭,我回去。

    昨天你走了之后,老四就后悔了,他不好意思来。

    你当哥哥的,弟弟犯了错儿,该揍就揍,揍完别往心里去。”周桂兰起身,穿上大衣戴上围巾往外就走。

    当妈不容易,尤其是家里孩子多的,一碗水得端平,哪个孩子都得顾及到。

    老太太这辈子生了六个孩子,哪个她都心疼,更不愿意看见儿子们逐渐疏远。

    当老人的,都盼着儿女孝顺,全家和睦团结,所以周桂兰只能过来替老四圆场。

    “妈,瞧你说的,我一个当哥的能跟弟弟计较么?”

    老妈都亲自来说和了,许世彦就算心里不舒坦,也不好再计较。

    “老四结婚,家里不管有啥活,就让老六老喊我。

    不过,老四订婚我就不出面了,免得吴家那边尴尬。”

    许世彦跟着周桂兰送到大门外,又帮着老妈整理了一下围巾。

    “妈,回去路滑,要不还是我送你吧?”挺晚了,外头漆黑的,许世彦有点儿不放心。

    “不用,你赶紧回去吃饭吧,你妈还没到七老八十走不动路的时候呢。”

    周桂兰还不到五十岁,身子骨硬朗着呢,朝着儿子挥挥手,便快步走了。

    许世彦看着母亲的背影,笑了笑,是啊,上辈子老妈都七十多了,还能健步如飞呢。

    老一辈人的身体,真是非常棒,不是以后那些年轻人能比的。

    见老妈走远,许世彦这才转身回屋吃饭。

    庄户院里也没啥好的,一盆酸菜,一盘粘火勺,再来点儿粥就挺好。

    “哪来的粘火勺?”许世彦爱吃粘的,加上也确实饿了,一口气吃了仨粘火勺,这才腾出空问。

    “咱妈给拿来的呗,还能是哪儿来的?

    咱妈说你爱吃,也知道咱们在山上肯定没包,下午特地送来了一盆。

    说是吃没了再去拿,家里包了两大桶呢。”

    苏安瑛瞅着丈夫狼吞虎咽的吃东西,怕他噎着,忙去倒了杯水过来。

    “咱家每年都包那么多粘火勺么?两大桶?”

    庄户院里说的桶,是那种大木桶,一桶能装将近两百斤豆子。

    苏安瑛有点儿想象不出来,两大桶的粘火勺,要吃到哪年哪月去?

    “以前我在家的时候,也包粘火勺,顶多就是泡几十斤米,那样我们姐妹也得包一天呢。”

    两大桶的粘火勺,光包也得好几天,想想就吓人。

    “那能一样么?你家都是闺女,饭量小,我们家都是大小伙子,一个个可能吃了。

    每到冬天,咱家包粘火勺、烙煎饼,你是没见着那情景,人家都说快赶上生产队的食堂了。”

    许世彦想起以前家里包粘火勺、烙煎饼的情形,倒有些怀念起来。

    “大嫂、二嫂没嫁进来之前,粘火勺就咱妈和老六包,一包就好几天。

    到最后把老六累的耍熊,用手使劲儿把小豆馅儿攥的结结实实一大团,然后包上。”

    包粘火勺的黏面子都是一起磨出来的,但是小豆馅必须每天早晨现煮出来,当天全都包完,不然会酸掉。

    许世琴使劲儿包馅,就能早点儿干完。

    “被咱妈发现了,咱妈就说,小豆馅儿要是不够,就把老六包里头。”

    一想起那时候,许世彦就想笑。他家小妹,也有特别皮的时候。

    
热门推荐:
加载中...